ladbrokes立博集团今年秋茶季,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迎来“质升价涨”大好局势,祥华乡、龙涓乡、感德镇等地都出现供不应求的交易盛况。
茶市火热的背后,精细化的茶园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今,打造自然调控能力强的生态茶园已成为安溪全县茶人的共识。
“今年天气太干旱了,雨水又少,我们家的秋茶减产很多。”茶农陈先生说。原来,今年7月以来,安溪全县降雨量偏少,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使部分茶园遭受旱热害,导致茶叶产量减少。
“极端天气情况下,更考验茶园管理水平。”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告说,多年来,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遵循生态平衡的有机化管理,“茶—草—豆”间作、“茶—花—果”相伴,打造了生态茶园管理新模式,因此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较小。
刘金龙介绍,今年秋季气温高雨水少,而他在此前就向茶农建议针对性地对茶园进行保水管理,比如采用水平梯田、外岸内沟、梯壁留草的茶园管护模式。
在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面前,如何做精好茶?广大企业茶农、企业、合作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根据海拔、温差条件,通过精致化调节修剪时间、调整制茶时间;通过肥水调节,延长茶叶采摘期;根据天气变化,按照乌龙茶采摘标准实行适当嫩采、成熟一批采摘一批,分期分批采制茶叶等。
“我们整合在茶山茶园管理、看青摇青炒青、传统制茶技艺、市场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技术能手,以夫妻档或家庭式全过程参与种管产销各环节。”罗岩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海城介绍,得益于“1+6+X”运作模式,茶农接受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要求,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精品茶的价格甚至比去年翻了一倍,毛茶销售也是供应求。”他笑着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引导茶农做好茶,安溪还积极筹划赛事和培训。祥华乡新寨村委会副主任詹伟清介绍,在祥华乡新寨村,从10月2日起,一场名为“天天赛”的茶王赛每天在夜间举办,“天天赛”每结束一轮,茶叶就被订购一批,现场还会让围观的茶农、茶商上前品评。“‘天天赛’不仅是赛茶王,更重要的是通过赛事平台,把握茶季行情,触动茶农认真做茶,提高制茶技术,让喝茶的人喝到更好的茶,让茶商买到更好的茶,让整个市场做得更好。”詹伟清说。
此外,在秋茶采摘期间,安溪县气象局还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发展中心每日发布《秋茶生产气象专题服务》,及时发布秋茶生产指导意见。“我们根据安溪县气象局发出的气象服务专报,合理安排茶叶采摘,让茶叶品质更有保障。”云岭茶庄园相关负责人为气象科技服务茶叶生产点赞。
天气虽干旱,但生态茶园不旱。精细化管理为生态茶园营造茶园小气候,增强茶树抗旱能力,形成自然调控能力强、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
“我的茶园都是采取梯壁留草的方式,一年只割两次草,割下来的草覆盖在茶树下,可以帮助土壤保持湿度。”安溪县德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庆章介绍,杂草覆盖下的土壤不会太干,鲜叶含水分和厚度、嫩度呈理想状态。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福建省高建发茶业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陈春介绍,他所管理的茶园通过科学化、生态化管理,以及对恶劣天气的及时反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今年秋茶的损失。
在安溪县龙涓乡,安溪铁观音名匠刘文品管理的生态茶园草木共生,茶园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副教授陈志丹介绍,茶园周边有林,能起到产生漫射光的作用。茶园套种大豆、花生等草本,构建复层异龄混交林,落叶和腐草产生的有机质通过雨水滋养下方的茶园,能保水保土保肥,形成自然调控能力强、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
多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一直为茶园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持续推广茶园种树、梯壁留草、种草等,探索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壁梯岸留草”“县域大生态—茶山小生态—茶园微生态”等诸多复合生态种植模式,提高茶园大生态保水能力。
同时,安溪还积极引入司雷植保、大司农等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茶叶绿色防控全程托管、统防统治;综合运用声、光、电、生物干扰技术,创立全国首个生物信息对抗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推行农艺改良、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绿色植保技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超40万亩茶园实现绿色防控。
今年在安溪举办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主题研讨会上,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顾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对安溪县茶产业生态茶园发展的成绩高度认可,“传统的安溪铁观音种植采用了十分巧妙的套种模式,头戴帽(林)—腰系带(茶)—脚穿鞋(果),茶园中间种植黄豆、花生和马铃薯等,有利于茶园生态的稳定发展。”
“生态茶园建设应当走在各种农作物前面。”骆世明建议,安溪要继续深入发掘安溪传统茶园的生态合理性,建设好现代化的生态茶园,更好提升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黄如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