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brokes立博集团近日,柠檬茶品牌柠季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老股东超额增持,将用于全国运营布局、IT系统建设以及供应链优化。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茶饮融资至少有33起,融资金额超过超150亿元。
一方面,头部品牌正在冲击上市机会。6月“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率先在港股IPO上市,蜜雪冰城也已在2021年9月底启动A股上市辅导。
另一方面,细分赛道、区域品牌受到资本青睐;柠檬茶赛道持续被看好,多个柠檬茶品牌收获关注;“茶饮+零售”呈现更多样化的新模式,咖啡也成为茶饮的第二增长线。
而另一边,据媒体报道,咖啡全年融资至少28起,融资金额超过67亿元(数据来源新消费Daily) 。
咖啡市场,则出现上半场和下半场两极分化:上半年资本快速涌入,7月份之后,则快速降温。
资本是市场的晴雨表,在资本市场暗流涌动的表象下,透露了茶饮和咖啡市场的哪些信号?
过去一年,茶饮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都已远超2020年全年,达到近10年来的顶峰。
奈雪的茶从C轮、IPO上市前到IPO上市,三轮融资近百亿,并在6月底挂牌上市,成为茶饮第一股。
年初蜜雪冰城完成首轮融资,超20亿元人民币,估值超过200亿元,并开启上市辅导。
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丘大叔、柠季等品牌也获得超亿元的融资,沪上阿姨于2021年底门店已突破4000家。
果呀呀专注新鲜水果茶,椿风专注养生茶,Blueglass专注现制酸奶,霸王茶姬获得两轮融资,包括柠季在内,细分赛道、区域品牌正在受到关注。
茶饮的健康趋势明显加强。以“养身”为主打的椿风,采用传统中式茶饮配方,获得数千万元的融资;未来茶浪把卡路里标在杯子上,已经通过两轮融资加持;获得喜茶投资的野萃山主推“分子果汁”,也是在打天然新鲜的概念。
2021年7月份以来,喜茶投资了咖啡品牌Seesaw (估值45亿人民币) 、王柠柠檬茶、植物基品牌野生植YePlant、新茶饮品牌和気桃桃,接着控股投资现萃果汁品牌野萃山,投资预调酒品牌WAT。
值得一提的是,丘大叔、柠季、LINLEE等多个专注柠檬茶赛道的品牌被看好,不断获得资本青睐,是去年最亮眼的赛道之一。
比如,主打鸭屎香柠檬茶的广州品牌“丘大叔”分别于1月和8月完成了两轮超亿元融资;长沙的柠季刚刚获得数亿元资本加持,也是半年内的第二轮;同月,LINLEE也获得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2021年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喜茶、奈雪等头部品牌都在布局农副产品公司,陆续上线线上旗舰店,推出茶包产品和即饮,开展零售业务。
定义为“新式即饮茶”,在美妆集合店、便利店零售的胶囊茶语也获得数千万元的融资;
去年,咖啡赛道的火热,是整个新消费圈热议的话题。但时间来到下半年,形势似乎发生了变化——
7月份之后,不论是从融资数量,还是从融资金额,都说明咖啡资本市场开始变冷。
究其原因,新消费大环境变化,影响资本的信心,模式不清晰、盈利不稳定等问,也是咖啡品牌未来必须要解决的。
Manner Coffee2021年三个多月融资三轮,融资数额两次都是数亿美元,估值已达到180亿元,而Manner Coffee的门店数已经迅速开到200家左右。
此外,Seesaw Coffee获得过亿元融资,上半年开出近30家门店,超过过去几年的总和,代数学家、M Stand也获得融资并迅速扩张。
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今年依旧收到热捧,三顿半、时萃SECRE、永璞咖啡、鼓励发条等纷纷获得了投资,融资金额数百万、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另外,销售挂耳咖啡、咖啡液的隅田川咖啡也获得3亿元投资。
2021年三顿半、时萃、永璞等速溶咖啡品牌纷纷跑到线下开店,基本上选择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开设门店,注重场景体验,产品也主要以创意饮品为主。
比如,三顿半在上海开设的原力飞行体验店,时萃和永璞也分别在深圳和上海也开出线验店。
此外,从线下反向摸索到线上的鹰集咖啡也获得3轮融资,鹰集咖啡除了布局线下咖啡店之外,也开始在线上推出精品咖啡,比如小罐咖啡、挂耳咖啡、棒棒咖啡、酵素条包咖啡、果咖等产品;连咖啡去年关闭线下店,也转为线上零售以及石油站咖啡店。
2021年成立四个月的花式功能咖啡品牌鼓励发条GuLiCoffee,获得数千万元种子轮投资;
研发能力强的咖啡品牌更容易获得资本的关注,比如主打创意咖啡的DOUBLE WIN、Seesaw和M Stand等都受到了资本的关注。
M Stand两轮融资,获得超6亿元投资,估值40亿人民币,上半年门店数60多家,并以单月超10店的速度扩张;DOUBLE WIN,被业界认为“一直走特调咖啡的野路子”,主打特调风味拿铁咖啡,以融入柠檬叶、青瓜、草莓、白桃等丰富水果等各类创意食材,满足了大多年轻消费者对“好喝“的体验需求。
除以上特征之外,咖啡行业也开始线上线下打通融合,比如星巴克、瑞幸、Manner、Seesaw等也纷纷加入淘宝、抖音直播,试图通过新渠道争取触达门店范围之外的新客群。